港式內卷文化

Sic Leung
Jun 1, 2022

--

"內卷"是近年流行的用詞,內捲化出自拉丁語詞彙「involutum」,原意是「轉或捲起來」,因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·康德、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·古登威澤爾、美國社會學家克利福德·格爾茨等人的使用而聞名。康德在《判斷力批判》一書中對萊布尼茲所提出的進化論(英語:Theory of evolution)進行批判時,指出按照萊布尼茨的理論,所有的進化已經存在於生命的起源之中,因而進化論就是「退化論」(英語:Theory of involution)[3]。在康德的使用中,「Involution」的主要含義則是內捲、內纏、退化復原等。

所以這不是一個新詞語,但不同時代就有不同的傳釋。港式內卷都包含退化論的意思,特別是城市充滿"懷舊"思維,正是那城市不能進步,內卷式退化的開始。電影"梅艷芳”在港大收旺場,是因為”懷舊”思維興起,入戲院觀看會有一種"想當年"多美好的滿足感,這不只是香港出現這情況,外國電影也流行"想當年"的”懷舊”思維,名人傳記電影會花很多CG資源在制造當年的場景,讓觀眾回到美好的時代,體驗當年的成功感。

馬照跑,舞照跳的香港黃金時代,對比今天年青人上不到車,劏房及立米樓是大多數的居住實況,"想當年"是一種心靈雞湯。為什麼我們們把注意力放在"想當年",原因是我們想不到方向。”懷舊”思維成了主流,就形成了內卷退化的發展。更大的問題是這種內卷文化思潮是一種情感的發放,會像毒隱一般不被發現,社會的雜體中毒,形成沒人會勇敢指出問題。

因為指出問題的人才是問題,是soical media的定律。投資者又只看市場,今天的市場就是social media,情感(emotion)多於理性。所以更年流行一種港式內卷經濟,就是不理好壞,香港人一定要技持香港人。

文化輸出是創意產業的重要部份,韓國只有五千萬人,他們的娛樂事業不能只以韓國自身的市場營運,所以韓國娛樂要思考全球市場,才會產生BTS及Black Pink等男團女團,所反香港仍只在思考本地市場,仍是TVB打戰VIUTV,完全沒有思考創作一些全球會受歡迎的"用戶體驗"。

似往香港叫東方Hollywood,原因是我們能拍出全世界只有香港拍到的電影,80年代也會改篇外國的歌曲,欣賞好的東西,可是今天是為了支持以支持,鳩拍叫創新,鳩唱也可叫努力。

Sic Leung
UX Evangelist
Chairman of IxDC Hong Kong

--

--

Sic Leung
Sic Leung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