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室,冰廳,茶餐廳

Sic Leung
Dec 10, 2021

今天"懷舊"風在香港十分流行,很多明明是茶餐廳的服務卻把名子改為冰廳或冰室,sale懷舊就可賺多十蚊八蚊,也是一門做生意的學問。

那冰室是什麼?冰廳是什麼?茶餐廳是什麼?點叫法才是正確?

先說茶餐廳,這是一般香港人最易理解,就是價錢較低廉的餐廳。當然今天的茶餐廳價錢已不是太平(對比大形快餐店如大家樂),民生區的午餐也要$45-$50, 商業區可能要$60以上,更有些連鎖茶餐廳的焗石過百,所以說茶餐廳是解決一般市民的低廉服務體驗,自從自由行出現後,茶餐廳也很懂做內地人生意,加一點港式裝室就可以加價,茶記也變了質。

茶記是茶餐廳的別名,有些似麥當勞被稱為"麥記",因為價錢較親民,是較街方的叫法。茶記與茶餐廳的分別可能是食物價錢及服務的分別,另茶檔通常是指露天大排檔,很少人會把室內的茶餐廳叫成茶檔,但現今 social media發達,香港不同地區也可能有不同的地方話,如何叫也沒有明確界定。

但我們以學術一點去研究,冰室與茶餐廳有什麼分別,可從BBC的一篇報導了解更多:

https://www.bbc.com/ukchina/trad/53183395

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,這與店內賣的東西有關,冰是重點!19世紀60年代初,丟杜制冰公司(Tudor Ice Company)恢復向殖民地送冰,大約在同一時間,第二座冷藏倉庫在原址的馬路對面建成。如今,這個地方被稱為「雪廠街」(Ice House Street),現在位於中環,是香港金融和零售業的中心地帶。

冰室就是提供冰飲服務的店,但當時因為牌照問題,冰室只能提供簡單的三文治,不會像今天的茶餐廳可以炒一碟干炒牛河,所以今天把茶餐廳改為"冰室"是十分奇怪,同時為了懷舊去光顧的人也不知"懷了什麼舊"?這類人更是沒法明白 Walter Benjamin 說 nostalgia 的意思。

"冰室"與梁啟超「飲冰室文集」有沒有關連?原則上是拉不上什麼關連,飲冰室,並不只是個別號,它是真實的存在。在現在中國大陸河北省民族路44號和46號的兩幢義大利建築風格小洋樓,正是梁啟超的故居和飲冰室書齋。他不僅曾在這裡著書立說,而且曾和蔡鍔在此策劃了討伐袁世凱的「雲南起義」,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與民主政體上,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然而我們饒有趣味的是,為什麼他的書齋要命名為「飲冰室」呢?原來,「飲冰」一詞源於《莊子‧人世間》:「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,我其內熱與?」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內心之憂慮。

但"飲冰室"卻是有一種什麼都談的意味,因為全套「飲冰室文集」的內容太廣,有點像什麼都談的聊天室(chat room),現代人也愛跟朋友到茶餐廳,飲杯茶吹吓水的習慣,所以冰室是較多香港人的叫法。

電影也有一套叫《九龍冰室》的電影,星巴克與「住好啲」合作在都爹利街開了一間店,英文名是 Bing Sutt,相信兩者也為冰室的名未由來做了一些研究。

那冰廳是什麼?一間提供冰飲的餐廳?那要看當年牌照的發放原則,是不是由冰室到茶餐廳的中間的叫法?現在找到的資料未能察正,但有一個可能是"冰廳"的叫法與牌照無關,政府也不管"冰廳"兩字。"冰廳"有可能是店的老闆自創,同行又覺得幾好聽所產生。可是用上餐廳就有一種服務較憂質的信息,例如當年"西餐廳"會是高級食店,"快餐店"是賣快速的餐廳食第,如炸雞脾及意粉,冰室只是提供小小飽肚的三文治輕食。

冰廳的叫法是較奇怪,很多時創作由沒有文化的負責會出問題,例如香港的"麵飽店"正字應是麵包店,証明很多人使用的東西不一定是對,不一定是有文化。

今天,當香港人習慣了茶餐廳的叫法,大家都明白一間自稱菜餐廳的店是賣什麼,為什要把它叫回"冰室"及"冰廳",做一個偽文青都可以有一點點文化認知。

Sic Leung
UX Evangelist
Chairman of IxDC Hong Kong
www.sicacademy.org

--

--